扫一扫分享本页

【初心•使命】《壮美广西》第三讲,感受民族和歌的魅力

发布时间:2019-11-29 11:52:16  作者:邱菲 李秀荣 文/李一航 周文钰 图  编辑:董治安  来源:  浏览量:

 

1127日晚,我校特色思政课《壮美广西》第三讲“感受语言,传承与创新”在逸夫楼111学术报告厅开讲,由朱其现副校长的教师团队进行授课。课程分为“百年树人,筑梦贺院”“人才为本,兴桂有我”两个部分。

 

 

2017级音乐学专业学生表演的一首富川瑶族《蝴蝶歌》作为课程导入。教育与音乐学院教师雷捷介绍了《蝴蝶歌》背后的故事,同学们也通过聆听、传承、解读,感受到其魅力所在,了解了其流行地域、族群、音乐特点等知识,从感性体验上升到理性认知,了解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构建和贺州民族和谐基本规律。

 

 

邓玉荣教授的汉语方言研究团队就《蝴蝶歌》的语言之和谐展开课程,以PPT的形式展现了潇贺古道的前世今生以及古城上演绎着的多彩语言文化,讲述贺州语言文化总体概况与特点,以及梧州话的起源、广西不同地域方言歌等,指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我们要做到传承语言文化,在学好普通话的基础上,也要记住方言,记住乡音。

课程中,同学们纷纷用自己的方言向大家介绍自己和家乡,表达了对广西、对贺州的美好祝愿。教育与音乐学院覃爱民老师用客家话演唱了一首歌曲,点燃现场氛围。

“以前古诗讲究押韵,现在我们作诗时该如何押韵?”“从我们这一代开始,很多的语言都没有再传承下去,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该如何处理?”……在快问快答中,同学们通过微助教提出了疑问,邓玉荣教授团队均以风趣幽默的语言作出了回答。

 

 

课程最后,朱其现解读了“贺州”的“贺”字由来,讲述了贺州精神以及潇贺古道的人文故事、历史地位、廉政文化、长寿文化、忠孝文化、正义文化、和合文化,每一种文化都包含着鲜活的人文历史故事。他还以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西区赛金奖项目《人工智能方言传承与互通》为案例,讲授了人文社会科学如何融入大学生创新教育。

“在上大学之前对方言这方面不是很了解,现在才发现其实各地的方言都很优秀。”“通过这次课程我感受到了客家话的独特文化底蕴,特别有趣,同时也认识到了语言文化传承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课后,同学们纷纷表达了课程感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