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积水 灭蚊虫 做防护 预防基孔肯雅热倡议书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31日
浏览量:

各位老师、同学:

当前,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基孔肯雅热是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感染后,患者通常会出现突发高烧、关节与肌肉疼痛、皮疹等症状,严重影响身体健康。近期,因气温较高、降雨较多,蚊虫仍处于繁殖高峰期,基孔肯雅热传播风险大,防蚊灭蚊是预防基孔肯雅热的关键。开学在即,校园人员密集,人员流动频繁,存在疫情输入和传播风险,为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筑牢群防群控防线,特向广大师生发出以下倡议:

一、清除蚊虫孳生地,从源头阻断传播

1.清除积水:定期检查及时清理宿舍、办公室、教室、阳台及房前屋后环境,清除可能积水的容器,如废弃轮胎、花盆托盘、垃圾桶等,水生植物需定期换水并清洗根部,避免他们成为蚊虫孳生的温床。

2.管理储水设施:办公室、宿舍、食堂等区域的水桶、水缸、水槽等储水容器严密加盖并定期换水。

3.整洁环境卫生:及时疏通沟渠,填补建筑凹陷,确保排水畅通,减少积水死角。

二、做好防护工作,避免蚊虫叮咬

1.室内防护:安装纱门,睡觉时使用蚊帐,在宿舍或室内可使用蚊香、电蚊拍、蚊帐等物理防蚊措施。

2.外出防护:出行时尽量穿着浅色长衣长裤,身体裸露部位涂含避蚊胺(DEET)的驱蚊剂,并及时按说明书补涂;蚊虫频繁出没时间为上午 7-9点、下午5-7点,请尽量避免在此时段于树荫、草丛、水边等地户外阴暗潮湿处长时间逗留。

三、加强健康监测,及时就医治疗

1.落实健康监测:请每日关注自身健康状况,特别是体温、有无发热、关节疼痛、皮疹等症状。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切记要避免自行服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非甾体类抗炎药。

2.及时就医并报备:一旦出现突发高热(≥39℃)、严重关节疼痛、皮疹等疑似症状,应立即佩戴口罩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近期旅居史和蚊虫叮咬史。同时,第一时间向辅导员(导师)或校卫生所报告。

3.配合学校防控措施:若经确诊为基孔肯雅热,请遵照医嘱进行治疗,并及时向所在学院或部门报告,配合学校和相关卫生部门做好后续防控工作。

防控蚊媒传染病,事关我们每个人的健康。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细节做起,群防群控,共同筑牢基孔肯雅热防控屏障,营造安全健康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后勤基建处     

2025829日   


( 编辑:董治安  )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