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片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联盟在我校成立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3日
作者:黄妍 唐翠妃/文 董治安 唐翠妃/图
浏览量:

11月21日,贺州片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同体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联盟成立大会在我校西校区行政楼102会议室举行。本次会议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指示精神,响应自治区教育厅工作部署,凝聚区域教育合力,构建思政育人新生态。

会前,我校党委书记李勇齐与贺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周凤飞、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程云燕及贺州三县两区教育局领导进行了座谈交流。李勇齐提出了以“五个一”为核心的建设思路,即“组成一个联盟、形成一套方案、打造一个品牌、培养一支队伍、产出一批成果”,为推动联盟建设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框架,并强调要充分发挥高校的引领作用和地方教育资源优势,实现大中小学思政教育的有效衔接与深度融合,确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全程,取得实效。

图为李勇齐书记(右三)与程云燕(左三)、周凤飞(左二)及贺州三县两区教育局领导座谈现场

会上,举行了联盟揭牌仪式。据了解,该联盟旨在充分调动各设区市和有关高校积极性,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打造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创新性工作平台。

图为联盟成立揭牌

会议解读了联盟建设方案及贺州片区实践路径的建设目标、建设方式、工作机构、主要任务和工作要求进行详细解读,方案提出以“纵向贯通、横向融通”为核心,构建“文化+科技+思政”融合发展的创新范式。联盟将依托“1+14”省级架构,在贺州市专项工作组统筹下,聚焦打造智能教育平台、孵化特色品牌、建设精品课程等七大任务,推行“1+5+N”市级模式,实现全域覆盖、协同推进的工作网络。

贺州市三县两区教育局分管领导分别介绍了本区域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法与成效。平桂区民族学校创新开设民族团结进步、精品课例、同步课堂等课程;富川瑶族自治县第二小学将长鼓舞、蝴蝶歌等非遗文化融入常规课程与大课间教学,相关案例获中央媒体关注;多所学校通过“石榴花开一家亲”主题研学、非遗体验等活动,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思政品牌。同时,与会代表也指出当前存在的师资配备不足、学段衔接不畅等问题,并提出建立市级指导中心、强化师资培训、共建资源库等建议。

图为联盟成立座谈会

周凤飞在讲话中指出,联盟成立是打破学段壁垒、实现思政教育“攥指成拳”的关键举措,希望大中小学锚定一体化核心,遵循学生成长规律,聚焦共同体内涵,深入挖掘贺州红色文化与民族交往史料,打造“石榴籽课堂”品牌;凝聚联盟合力,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程云燕结合本校“广西工匠摇篮”特色,建议联盟将建设方案转化为三年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具体任务,聚焦课程建设、校际合作与成果凝练,坚持实效导向,推动思政教育与实践深度融合。

毛芳才在讲话中提出“统一共识、盯准目标、强化协同、打造品牌”四项工作要求,希望大中小学各单位尽快落实联盟建设相关任务,优化完善工作方案,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定期开展交流活动,共同推动联盟成果落地见效,真正实现“培养好人、上好每课”的育人目标,为建设教育强国、教育强区贡献贺州力量。

我校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贺州市教育局及三县两区教育局、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代表及34所联盟成员单位代表参加会议。

( 编辑:唐翠妃 审核:董治安 麦茂生  )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