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前教育专业接受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现场考查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4日
作者:唐顺标/文 唐翠妃/图
来源: 贺州学院评建办
浏览量:

根据自治区教育厅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安排,9月21日至24日,以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平教授为组长的专家组6人进校,对我校学前教育专业进行第二级认证现场考查。学校校长吕海波、副校长凌永发出席专家见面会和现场考查专家反馈会,自治区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广西教育研究院有关领导出席见面会。

见面会上,王建平教授详细说明现场考查的目的、任务、方式与要求。他指出,专家组将严格对标师范类专业认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在核查学前教育专业自评材料基础上,采取深度访谈、听课、看课、考察、走访、查阅文献、集体评议等方式,按照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新思路、新理念、新标准、新方法和新技术要求,验证人才培养各环节的落地成效,查找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与建议,高效推进此次认证工作。

图为专家见面会现场

吕海波立足学校 82 年师范教育积淀,从坚守教师教育根基、加强师范专业建设、强化教师教育特色等方面,系统介绍学校教师教育整体发展现状,重点阐述通过“四维融合、四力共育”模式,围绕“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有发展”目标培养师范生的探索与成果。他表示,学校正处发展新起点,将以此为契机,全力配合专家组各项考查工作,恳请专家精准把脉、开具良方,帮助发现不足、指明方向。学校将坦诚面对问题、虚心听取建议,对考查中发现的短板问题立行立改,以认证促改革、以认证促提升,持续深化师范专业内涵建设,提升师范类人才培养质量与能力,努力促进区域教师教育振兴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师教育学院负责人就学前教育专业认证自评工作情况、前期整改落实情况作补充说明。专家组围绕“第二课堂推进课程化建设”“教务处与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分工合作的制度和行动”“教师分类评价机制”等核心考查点,向相关部门开展问题询证,深入了解专业建设细节。

考查期间,专家组严格遵循认证流程,通过审读专业自评报告及支撑材料、听取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情况汇报、随机走进课堂听课、深度访谈专业教师、学生、行政管理人员及幼儿园合作导师、走访实践基地幼儿园、查阅毕业设计(论文)及课程考核材料等多种方式,对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办学定位、课程建设、师资水平、实践教学、质量保障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专业体检”与精准诊断。

图为现场考查

反馈会上,王建平代表专家组作综合反馈,肯定了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反向设计培养目标、正向施工课程体系、底线评价质量保障”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同时从教师教育改革全局出发,为专业内涵建设与长远发展指明方向。随后,各位专家组成员依次结合考查情况,从培养目标定位、毕业要求分解、课程体系支撑、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实施、质量保障闭环等维度,客观指出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培养目标缺乏毕业生5年职业发展数据支撑”“部分核心课程对保教能力支撑不足”“见习-实习-研习三环节贯通性不强”等,并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

图为专家意见反馈会现场

学前教育专业负责人王芳作表态发言。她表示,专业团队将第一时间梳理、消化专家组意见,以问题为导向制定详细整改方案,将整改措施细化到课程建设、教学实施、实践管理等各个环节,切实推进专业内涵提升,提高师范生人才培养质量。

吕海波代表学校作总结表态发言。他表示,学校完全接受专家组提出的反馈意见,并将其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施工图”。下一步学校将以高标准完成整改任务,对照意见排查短板弱项,科学制定方案,实行台账管理,建立跟踪反馈机制,确保整改成效落地;以最大决心加强质量建设,结合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完善基于OBE理念的质量保障体系,培育学校特色质量文化;以最大努力提升师范教育质量,推进“人工智能+教师教育”融合,以数字赋能教学改革,建区域教师教育高地,推动师范专业提质,服务区域基础教育。

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教师教育学院领导班子、学前教育专业负责人及教研室主任,音乐学、体育教育专业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设计学院院长、分管教学副院长及有关专业负责人等参加了意见反馈会。

( 编辑:唐翠妃 审核:董治安 麦茂生  )

扫一扫分享本页